第(2/3)页 这所学校不仅仅是给皮营圪台村的孩子用。 周围八个村子的孩子都可以来这里上学。 盖学校,最高兴的就是老支书的孙女吉娜了。 穿着漂亮的天蓝色蒙古袍和白色小皮靴,腰间贴着亮片,编了满头小发辫。 在奠基仪式上,跟着爷爷,吭哧吭哧挖了好几铲土。 完后还欢快的跳了支舞。 她以后在家门口就能上学。 不需要再去到六十多里外的镇上小学,小小年纪还要住校,一个礼拜才能回家一次。 附近地广人稀,这也是本地孩子们的常态…… 奠基仪式结束后,罗少安忍不住去问老支书,“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您村子刚刚脱贫,盖一个普通学校就可以了吧,没必要……” 后面的话不用明说。 老支书懂得什么意思。 随后,带着罗少安来到村外。 这里已经树立起高大的铁架和支架,还带轮子,跟塔吊似的,有着长长的臂。 非常之长,足有六七十米。 “这个……这个……”罗少安看着非常眼熟,就是一时想不起来叫什么。 因为平安沟那边用不到。 “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老支书很自豪的讲出了这个东西的名字,而且还有详细介绍,“这东西直径七十米,一圈六百亩,低压管网供水,水压驱动,不用电,不烧油,还不用人力,全自动的,还省水。” “我们这边给装了五个。这还只是第一期,等水源扩大了,还要再扩大。” 罗少安想起来了,这是干旱地带大面积种植用的,就是那种大圆盘。 “这是您村弄的?”罗少安十分惊讶,这东西可不便宜啊。 老支书笑笑,“哪能啊,我们村子可出不起,也没技术。我们村统种共富合作社跟那几个化工企业合营了农场,我们出土地,他们出资金出技术。种秋雁九号。” “以后啊,我们村里每年能拿分红,还能到农场做工,领工资。” “日子啊,一天比一天好咯。” 说着,老支书指着远处漫漫黄沙,“早晚有一天,都给它种上庄稼……” —— 至此,猫猫头的总结视频全部发完。 三段视频,三个地方,三种高兴。 这也是猫猫头今年最大的成果,全部都是关于新品种的。 其他开发了多少新产品、卖了多少货、新开了多少店、打了多少次架。 都没有这三个新品种来的重要。 因为,它们带来了改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会越来越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