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喊上骆妈,还有跟着骆妈过来的罗少安。 还有开启自动跟随,赶都赶不走的褚杰和小赵。 大家一起动手,端上准备好的各种食材原料。 回到骆一航家里做家宴。 名义的话,就算迎接林师傅吧。 让客人下厨,怪不好意思的。 (客气客气,别当真。) 骆一航家的厨房也够大,施展的开。 林师傅过来先吊高汤。 用泡发的香菇、干笋、黄豆芽吊素高汤。 这三样号称素汤三霸。 吊高汤需要一个小时。 趁着吊汤的功夫。 徐师傅熬他的料。 天府名厨,做毛血旺不屑于用外面卖的火锅底料,得自己熬。 王师傅,也开始备他的菜。 林师傅让开火眼,在厨房桌子上调馅和面擀皮。 馅是用荠荠菜和香干碎调的素馅。 擀皮擀的却不是饺子皮,是馄饨皮那种薄薄的,不对,比馄饨皮还薄,拿起来能透亮。 形状倒还是圆形。 “您这是包饺子还是包馄饨啊?”骆妈发现了其中差异。 “用馄饨皮包饺子。”林师傅亮出一个小秘密。 “我第一次做的时候,用的是饺子做法,感觉不太对。后来去了一趟高邮,汪老是高邮人。发现那边把馄饨称作淮饺,皮薄如纸。换了当地的馄饨皮再做一次,感觉对了。所以啊,我做了改良,用薄皮包小饺。” “有什么不一样么?” “等做出来就知道了。” 他还卖了个关子。 林师傅擀皮,骆一航他们一起动手包饺咂。 然后,就翻车了。 这么薄的皮,太考验技巧了。 小赵一上来,连续捅破了七张,放弃不干了。 人家褚杰多聪明,根本没上手。 罗少安更聪明,捅破了还又拿一张往上补,又捅破又补一张,三张合起来比饺子皮还厚,最后包成一个小包子。 这个就归他。 骆一航还好,小心翼翼慢慢弄,耗时好几分钟,包出一个小小的饺子。 包是包出来了,外观嘛,就不要谈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