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唉,可惜了。” 骆一航也在翻着评论,还列了张表格,把所有参加抽奖的贫困村情况一一填了进去。 统计之后略微有一丢丢失望。 骆一航还挺期待甘肃的贫困村能中奖的,毕竟去过,有感情,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可惜,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贫困村,或者说现在还没脱贫的村子,都是缺水的。 秋雁九号并不算耐旱,反倒是会多消耗水的品种。 所以他们直接被排除掉了。 而参与抽奖,适合种植秋雁九号的贫困村。 真TM刺激,不是深山高原,就是沙漠丛林,环境一顶一的恶劣。 不恶劣也不会现在还没脱贫。 神奇吧,沙漠反倒是可以。 沙漠其实是有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还有河呢塔里木河,还有湖泊呢。 还有这次参与抽奖的,许多内蒙的村子,库布齐沙漠周边。 那里挨着黄河,就在黄河几子湾。 虽然属于半干旱地区,但是有黄河水灌溉,农业用水是不缺乏的。 但偏偏就变成了沙漠。 据记载,秦汉时候这里还是沃野千里,等到北魏时期,《水经注》中就出现了沙化记载,被称为沙塞。 而到现代,库布齐沙漠已经成为了全国第七大沙漠。 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历时三十年,库布齐沙漠治理面积达六千多平方公里,已经被消灭了三分之一。 库布齐沙漠周边贫困村,大多在治理后的区域。 那里有了水,有了植被,还形成了薄薄的一层土壤,可以进行农业生产,不再是人类禁区,人能在此生存了。 但是困难也很大啊。 这片地方土壤层只有厘米级,土壤有机质极度缺乏,特别是磷,只能靠降尘补充。 如果真选定了这里。 秋雁九号种下去,再把土壤里的磷耗光了,好不容易治理好的沙漠,再给变回去,那罪过可就大咯…… 想到此处。 骆一航合上电脑,走出办公室。 上台子上实验室,找专业人士去。 杜教授没走呢,涉及土壤方面,他是专家,他还有个徒弟齐若木,折腾肥料的,看看怎么给补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