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念出的戏曲名一声比一声高昂,一声比一声激动。 她所喊的这些,恐怕都是原本以为再也找不到的吧。 来的时候在车上聊起过,汉调桄桄原本有剧目一千两百多出,这还是他们同字科能记得名字的,真正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但是几经离散,大部分都失传了。 桄桄剧团成立之后,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整理和寻找,但是现在也仅仅找回了不到七百出。 甚至还有好多从废品收购站抢救回来的。 即便是这七百出,还有不少是残本,残缺的厉害。 平时他们找到几页残篇就能兴奋好久。 此刻骤然见到足足四百六十多本,还是完整抄录的,大多都是已经宣告失传,此时又重新现世的戏本。 甚至传承人还在。 难怪会激动成这样。 不过骆一航对这些并没有什么兴趣。 也看不懂。 他更感兴趣的是右边那面墙。 右边墙上同样挂着一张画像,却是位身穿铠甲扶着腰上佩剑的古代将军。 骆一航对铠甲没有研究,看不出来是哪个朝代,反正不是清朝,没辫子。 而画像两边,则摆放着两個木头做的架子,一高一矮,上面架着几件兵器。 高架上竖着两件长柄的。 一条是盘龙大棍,就是一根长棍,头上用铁环连着一根短棍,也叫“梢子棍”,原身是打谷子脱粒的农具梿枷,后来则演变成了双截棍。 可以理解成有一边特别长的双截棍。 桄桄爷这根足有鸡蛋粗,是一件重兵器。 盘龙棍的边上,架着一杆两米五以上,都快戳到房顶的大枪。 不对。 骆一航伸手摸了摸,这是硬杆的,而且枪头比在洞阳宫老道长那里见到的长一大截,这应该是一杆矛吧。 不过古代枪矛槊划分不是很分明,怎么说的都有,就当它是矛吧。 另一边矮架上则是三件短兵刃。 不带长柄的双手长刀、单手刀。 和一根只有手臂长短,杆子细细的也就比筷子粗一点点,锤头还没拳头大的锤子,小小的也很可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