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通过这些评论其他省市的网友这才有了概念。 【本来觉得一个菜卖六块一斤已经很贵的,原来本来卖二十啊,那就很便宜了】 【这么贵的菜,一个市,一年快三万吨,看来是真爱啊。】 【这个豌豆颠好不好吃?】 外地朋友纷纷发问,十分好奇。 而川渝本地的网友,则都在好奇,到底有没有人买到过啊? 答案是有的。 很快。 就有人在评论区发了一条。 【买到咯,六块钱一斤,涮了火锅,嫩,香,滑溜溜,特别好。】 他甚至还拍了包装袋的照片,发在评论区里显摆了出来。 很快。 这条评论下面就变成了秀场。 楼中楼。 一些幸运儿汇聚于此,开起了夸夸模式。 【我也买到咯,六块钱一斤,挑了袋大的,一斤二两,花了七块二,煮了一碗面全放进去了,爽!】 【我妈妈第一批买的,那时候还没限量,一把子抢到十一斤,连着涮了两天火锅,还打了汤,冬天都没这么过瘾,颠颠儿自由咯。】 【我买的时候已经限量了,一个人只能买一包,一包就一斤,排了好久的队,每次只舍得放一点点,分了三次吃光光。】 【我买了,我买了,我自己去买菜,不知道价钱。买到了六块的豌豆尖。麻麻还说我买的是处理的,肯定烂了。结果煮出来,麻麻夸我好会买。(照片、照片、照片)】 不过嘛,能买到的只是少数。 更多的网友没有买到。 发出的评论全是羡慕嫉妒恨。 【凭!什!么!我!没!有!买!到!】 以及,还有后悔的。 【啊啊啊我见到过,颜色稍微浅一点,好像更嫩,太便宜了,害怕,没敢买。错过了一个亿!!!】 视频发出后。 各种评论纷至沓来。 惊讶的、询问的、显摆的、嫉妒的、后悔的、怀念的。 各种各样。 当然还有最多的对培育出新品种的科研工作者表达感谢。 央视农业的粉丝素质就是高。 而有一条感谢评论,迅速上升,很快爬到了热评第一。 评论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一句话,【让我们一起说:谢谢娟姐!】 娟姐嘛,自然是视频里说的文英时娟团队的时娟。 也有好多评论在感谢她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