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上面是近期农科院的研究项目和成果介绍。 光是新作物新技术新农资推介,就有小半本,四百多项。 齐若木说了,“一期四百多个一点儿都不多,这可是全国几十个省级农科院,999家各类科研机构,数千家私营企业和独立研究所的成果。” 也不知道是凑巧还是什么,全国的农业科研机构,正好是999家。(我一个省一个省拿计算器加的。) 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最少的是帝都,只有两家,一家叫帝都农大,一家叫国家农科院。 最多的是广东,一个省73家。 陕西算是比较少的,只有24家。 在这四百多项成果里,涉及新作物和改良作物的有一百多种。 再去掉家禽家畜水产畜牧,去掉大面积作物,牧草和主粮,再去掉花卉和观赏植物。 还剩下七十多种,适合在温室里种植的作物。 然后骆一航和齐若木在这七十多种里面纠结了好几天。 昨天,骆一航和齐若木不断拉高标准,大路货不要,生长周期长的不要,价格低的不要,没特色的不要,严格筛选掉了四十种。 但是剩下的作物。 通通各有特色,再配合上骆一航这边的“土壤”,通通都是王炸。 哪个看着都挺好,太难选了。 今天叫上时娟,在剩下的这些里再次进行筛选,搞一场分组PK。 开始之前,时娟还纳闷呢,“为什么要从新品里选,新品没经过市场考验,有风险啊。” 齐若木给她解释说,十个普通日光温室种的都是大众品种,连栋温室分成四个区域,有三个种了传统优质品种,最后一块完全可以冒点险,尝试新品,作出梯队。反正以这边的“土壤”种什么都不愁卖。 这也是齐若木给骆一航建议的。 骆一航也认可了。 时娟恍然大悟,同样觉得是个合适的方向。 然后大家一起筛选。 先把剩下的作物分类。 分成经济作物、灌木水果、草本水果、蔬菜、花卉几个大类。 在大类中进行PK。 每个分类选出最好的,然后再横向比对。 首先,经济作物,一种咖啡胜出,齐若木和时娟都畅想着自己种出来的咖啡得有多好喝,每天早晨冲一杯得有多幸福了。 其次,草本水果,大家一致同意云省农科院搞出来的新品黑草莓,特点没别的,就是甜,甜度超过20,一咬一包糖。水果这东西,甜度就是王道。 再次,灌木水果,在蓝莓和覆盆子之间,大家产生了分歧。 骆一航和时娟支持矮种蓝莓,优势明确,果子大,挂果时间长,产量大,缺点是病害高,但是有智慧农业呢,完全不带怕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