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虾子就是小龙虾吧,是要卖吗?” “是。” “你啥时候会养小龙虾啦,以前没听说啊。” “最近。” “为什么要养小龙虾,你是知道会赚钱吗?为什么卖那么贵,为什么养的那么好,品种特殊吗?” “你,好,烦。吃你的玉米。” “哦。”张晓茹不说话了,默默啃玉米。 没啃两口,“哥,玉米咋也这么好吃……唉呀。” 脑门上挨了一下,老实了。 张晓茹啃完了一根玉米,饱了,又好像没有饱,再掰了半个。 再看那俩傻乎乎的小屁孩,矮的那个,啃了三根,更矮的那个,啃了四根。 她一个一米五五的,笑话人家一米六几的个子矮,也真好意思。 不过也说明了这两个小子养的不错,最起码陌生人见了,只会说他们矮,不会说他们瘦了。 吃过早饭。 张桂琴留在家里,等着上门拉菜。 骆一航开车,载着骆爸,俩小孩,还有赠品张晓茹,一块上台子虾塘那边捞虾。 昨天晚上下山前,骆爸他们放的地笼。 三个塘子里各放了两个。 挂上拉网机,突突突扯到岸上,又是满满的收获,大大小小的虾子抓了好多,都竖着钳子咔嚓咔嚓。 骆爸和骆一航,罗少安和罗宏志,各抬了一个地笼,用力举起,把里面的虾子倒进分拣机。 呼噜呼噜,小龙虾们翻着跟头滚进去,按照大小个又从不同的分拣口喷出来,落进下面的大盆子里。 符合标准的大虾子留下来,中号和小号被罗少安和罗宏志抬着,分别倒回左边和中间的虾塘里。 这是为了分批次,等右边虾塘里捞的差不多了,再往里面放虾苗。 不过应该也就再放一池,等到天冷小龙虾就该过季了。 分拣完后,骆一航和骆爸再把留下的大虾称重,留下八十斤,今天不是周末,八十斤足够了,多出来的暂时养起来,明天用。 这时俩小孩也回来了,罗少安兜里还装着一瓶水。 这是在虾池取的水样。 再搬起装大虾子的盆,抬到太阳能板和过滤池那里,接清水泡虾,倒上一些白醋。 让小龙虾吐泥巴。 其实虾塘里干净的很,吐不出多少泥巴,但是这步骤必须得做。 趁着这段时间,骆一航拿出试剂盒,检测虾塘还有这边过滤池的水质。 这步骤也得每天做,用的是水产综合检测盒。 能检测水里的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氮、磷、氨、氯、各种重金属等25种成分,还配的有区间表和色卡。 10分钟就能出结果,非常方便。 但是这段时间,也是虾子离开了驱鸟器覆盖范围短暂空档。 所以,会招贼。 就在骆一航往水样里滴试剂的时候。 张晓茹就在那边伸着手,跳着脚,大呼小叫:“哥!哥!鸟!有鸟!卧……好大的鸟!” 大家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瞬间就没了兴趣。 还是那只贱嗖嗖的朱鹮,拍打着翅膀落下来,红脑瓜子偏着,假装到处看,其实一边的小眼睛,一直盯着盆里的虾子。 骆爸还骂了一句,“这个贼娃子,越来越不遮掩,都快变成家里养的咧。” 张晓茹可纳闷了,拿出手机开始拍,边拍边问:“这是个朱鹮啊,你们都不好奇吗?” “好奇个啥子哟,又不能逮,又不能赶,神烦。” 骆爸烦那个朱鹮,张晓茹可不烦,不光不烦,还专门弯着腰设计构图寻找光线,拍的可认真了。 在她的镜头里。 那只贱朱鹮,先假装卧在边上,见没人理它,张开翅膀站起来,吧嗒吧嗒朝着小龙虾盆子跑两步,又假装卧下,假的不能再假,屁股都还翘着没挨地。 再看看,还没人理它,扭着屁股一个加速,伸长脖子拿长嘴在泡小龙虾的盆里一叨,叼起只虾子拍打着翅膀啪啪啪跑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