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二楼除了他们再也没有人上来,而且随着小学生们吃完饭逐渐离开,小饭馆里再次安静下来。 虽说看着冷清,但高容只一看刚才那几道菜的颜色就确信小饭馆生意肯定能红火起来。 红烧肉入口微甜,酥软即化,软糯的肉皮用舌尖轻轻一抿就在唇齿间化开。 肥而不腻应该是对红烧肉至关重要的评价。 但高容觉得嘴里的红烧肉却不仅仅只用不腻来形容,肉吞下喉咙后嘴巴里余韵绵长,回香才真是让人佩服。 “怎么样?”徐兴邦问高容。 高容丈夫曾经是专门接待外国来宾的省政府接待宾馆大厨,手艺也相当了得。 只可惜前几年因为突发脑出血没抢救过来离世,高容一家这才回到了安怀。 “很好吃,水准绝对不俗。”高容一改刚才笑眯眯的样子,非常认真地点评:“我吃过老郑做的安怀红烧肉,我觉得王念做的更好吃。” 更好不仅来自于味道,还有肉的口感和烹饪方法。 王念做的红烧肉不是正宗安怀口,清新淡雅的口感更适合大众口味。 不管是南是北都应该会很喜欢这道红烧肉。 “鸿子你试试?” 任希鸿这十几年都一直在北方工作,高容喊尝尝,就是想看看自己心里的猜测准不准。 “好吃。” 果然,从不说假话的好友只用了两个字便足以说明——王念确实是根据食客而微调了做菜的味道。 难怪楼下那群孩子竟然没一个说鱼香肉丝辣的。 徐兴邦早就尝过王念的手艺,此时只是不急不缓地夹了筷子鱼,吃完后又一小口酒。 “所以我才说与其天天给你们家小鑫念紧箍咒,还不如多给孩子做几顿饭。” “我同意。” 白酒顺着喉咙一路带着热意冲刷干净了红烧肉最后一点香气,任希鸿舒爽地啧啧两声跟着道。 “人活一辈子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吃可是排在第一位的。”徐兴邦分外有感触。 一起吃饭是增进感情的最简单法子,饭桌上没必要讲究食不言寝不语,随便聊聊工作生活学习不是很好?为什么非得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问学习怎么样。 徐兴邦会有此感慨,自然是亲眼见到两家人的相处方式才有了比较。 施向明和王念在饭桌上没有问过一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如何,问问学校里有没有什么新鲜事,聊聊明天想吃什么,一顿饭吃得轻松愉快。 而高容家则是完全相反。 饭菜是食堂里打来的,开饭前早已经凉透,得再次放到蒸锅上热一热。 这还没开始吃呢!一盘炒青菜就已经变得黑黑黄黄,极其没有食欲。 饭桌上爸爸以买本练习册开始,到妈妈以考试成绩作为结束,试问哪个人心里能不憋着火。 “我当年会嫁给老郑就是因为他会做饭,谁想到他会走在我前头……”高容举起手让两个老友看掌心“我这双手也是前几年才开始拿锅铲。” 儿子儿媳就是吃现成吃习惯了,只要高容不做,那家里就别想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任希鸿跟着又开口,非常犀利地点出了高容家的问题:“小容你儿子儿媳妇能有王念一半勤快家里也不会是那个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