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家里饭馆-《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第(1/3)页

    光华街十五号。

    初秋的风还残留着丝夏天的闷热潮湿,风吹到脸上黏黏糊糊,总让人忍不住抬手去抹。

    装修捯饬好几个月的铺子总算打开了大门。

    昨天慌慌张张忙完三个孩子的开学典礼,今天又立即迎来了[家里小饭馆]的开业。

    一大早,王念就推开那扇淡蓝色玻璃木门,把牌匾上的红布绸子拉下来。

    施向明再把亲手制作的一块黑板挂到墙壁上,在黑板头写上今日菜单几个字。

    剩下菜名得等王念忙清点完今早的菜才能确定。

    忙完这几件事,光华街十五号的小饭馆就这么静悄悄地开始营业了。

    一楼面积六十五平,二楼面积几乎相同。

    一进饭馆就立刻能瞧见与厨房相连的门,此时门敞开着,只能透过门帘隐隐瞧见厨房里的样子。

    饭馆名字叫家里小饭馆,大堂里果真处处透着股和家里客厅差不多的轻松惬意感。

    七八张桌子有方有圆,大的能坐下十二人,长方形桌子刚好够两人相对而坐。

    墙壁上除了一些孩子们的画外,还有酷爱书画的外公留下的一些墨宝,大多是外公外婆平时练笔所画。

    墙边的五斗柜既是装饰物,又存放了些店里需要用到的杂物。

    厨房门两边各有个一人高的玻璃柜,左边酒水饮料,右边勺子碗碟。

    二楼与一楼风格则完全不同,王念特意保留了这栋小洋楼的风格,从垃圾中转站淘了不少已经坏掉的洋玩意儿当做装饰物。t

    墙角处早已不会走动的摆钟;带有浓烈异域风情的窗帘;就连房顶灯都是老式的吊灯。

    不过为了不跟一楼的风格脱节,桌椅板凳都选用了统一胡桃木色。

    多亏靠街那面墙都做成了窗子,二楼的光线一点都没受影响。

    坐在床窗边桌子往外看去,连绵起伏的各式建筑完美构成了一副风景画。

    “咱们两个人能忙得过来吗?”

    虽说眼下饭馆里一个客人都没有,胡文丽已经担心起要是生意好起来之后他们哪忙得过来。

    “中午就一桌客人,哪会忙不过来。”王念放下木板,既能挡住客人进入厨房,又能充当传菜的桌子:“等邱莎莎过两天病好去上学,咱们就有三个人,怎么都忙得过来的。”

    要开饭馆王念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两个月前就谋划着要找两个帮手一起来干。

    胡文丽和张红燕一听说立即就表示还找什么帮手,她们都是勤快人,端盘子洗碗那都是再简单不过。

    可惜张红燕因为邱莎莎感冒发烧,等孩子病好才能来上班。

    中午就一桌客人,还是施向明请来凑热闹的朋友熟人,两个人完全忙得过来。

    “昨天是不是就有人来租旁边的铺子了?”胡文丽又问。

    王念点头:“我没同意。”

    虽然和胡文丽说着话,手里的准备工作还是没停,大蒜剥完就赶忙把碟子端到灶台边放好。

    “为什么没同意?”

    “他们要开录像厅,一楼还打算搞个烧烤摊。”

    “那肯定不能同意,我们厂生活区里那家录像厅最近就跟人扯皮,闹得可凶了!”

    正经录像厅那也就算了,有些录像厅为吸引客人晚上会放些成人电影,电影声音能飘出几里地去……

    厂区那家录像厅就因为老有厂职工的小孩蹲在路边听电影声音,影响相当恶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