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跟你说,我兄弟媳妇生了俩双胞胎后奶水供不上,全靠家里养的两只山羊,要是像你似的给孩子们喝奶粉,挣多少钱都不够。而且羊奶那玩意补人,我那俩侄子现在喝的壮实着呢。” 陈建军的这番话,李向东听后动心了。 他之前还真没有想过在家里养只羊,倒不是说之前在老宅住的时候没地方,小黑和小黄两只狗子都养了,还能差只羊? 主要是他重生回来后的惯性思维在作祟。 “建军,多大的小羊羔?” “三个半月。” “多大?不是,多重?” 李向东不懂这些,真的触及到了知识盲区。 “昨天刚上过秤,二十七斤,东子,要不要?” “要,多少钱? “二十。” “行,没问题。” 去年菜市场一斤羊肉价格是八毛五,昨天刚吃的涮肉,侯三说他买的羊肉一斤一块二。 二十块钱一只小羊羔,价格合理不贵,李向东一口答应下来。 虽说家里再多一只小羊羔伺候,免不了又是一件麻烦事,但他敢保证周玉琴不会有意见。 周玉琴从小在农村长大,她知道一只羊的价值。 不说羊长大了能节省奶粉钱,减少一笔不菲的支出,就算是养大后不想再继续养,一只成年的山羊也能卖不少钱呢。 至于说羊每天要吃草,这也很好解决。 距离他家最近的通惠河附近草多着呢,甭说一只,十只羊也吃不完。 从他家步行到通惠河,单程也才二十几分钟。 搁后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很多人都走不了需要打车,但现在不一样,现在人人都是铁脚板,这点距离步行打个来回比毛毛雨还毛毛雨。 每天牵着羊过去一趟,等羊吃饱了,回家的时候再顺带割些草回来,这对周玉琴来说绝对不算事,再者李晓江四个放暑假在家,正好能帮忙干点活。 入冬的草料同样好办,可以让周父帮忙提前准备一些玉米杆和大豆秸秆。 “建军,钱我现在可以给你,小羊羔你得给我送到家,你知道,我今天要跟车去闽省,等会就要去做发车准备工作,我没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