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便是作为第一生产资料的土地是公有制。 土地所有权归属集体,集体被政府管理,政府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执行者和利益捍卫者。 而包产到户政策从开始到最后的尘埃落定,一直伴随着一个极其要人命的论调,那就是姓资还是姓社? 这是路线问题,路线问题是要斗争的,斗争中自然少不了流血牺牲。 连最高大领导都明白这其中的风险,至今还在一步步的试探。 这个月刚刚发表的《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里面一边否定包产到户,但又使用了特殊需要、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等词语。 然后徽省,贵省,内蒙和甘省等几个省份闻弦歌而知雅意,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在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地区实行包产到户了。 其中的徽省最牛逼,顺水推舟的直接把包产到户合法化了... 这两年最幸福的就是,全省各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在地里刨了一辈子食的农民们,每天都是满心欢喜的如同过大年! 可是京城这地方不一样啊! 京城的领导们,在这个阶段是不赞同包产到户政策的。 李向东和周德旺是亲戚,再加上周德旺的为人不错。 李向东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看着周德旺去以身试险。 “东子,荒地的所有权还在村集体,集体的土地不会划分到个人手里,种出来的粮食交完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按照大家劳动分配也不行吗?” 周德旺还在试着辩解,李向东却依旧坚持自己的态度。 “不行,你这就是变相的包产到户!出头的椽子先烂,旺哥,有些后果不是你能承担的起的,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你的民兵...” 李向东说到这里才反应过来,周德旺只是村里的民兵队队长兼记分员,他没有权利决定这么大的事情! “旺哥,这是你的想法,还是我大伯的想法?” 李向东嘴里的大伯,便是周德旺的老子,周大伯是周家村的村支书。 周德旺道:“我和我爹在家里聊过这件事情,他支持我的想法,只是他不赞同我现在就干,跟我说让我静待时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