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黄梅暂时没有工作,等一阵子就会过来。”刘光齐解释。 刘海中再次尴尬了。 刘光齐刚跟黄梅谈对象的时候,黄梅自称是工厂的正式职工。 谁承想,两人结了婚后才发现,黄梅就是个临时工。 随后黄梅觉得工作太累,就辞了工。 这些事情说出去丢人,刘海中再次站起身倒杯酒:“爱国,来,咱们喝一个。” “等等,我好像忘记洗手了。”李爱国站起身,还没等刘海中反应过来,在脸盆里洗了把手,水盆子直接隔着窗户倒了出去。 窗户外传来一声惨叫。 “什么人?”刘海中连忙站起身去看,结果外面空无一人。 “可能是野狗吧。”李爱国优哉游哉的回到位子上,夹起一枚花生米,轻轻咬下。 嘎嘣脆。 易中海跟落水狗一样,全身湿漉漉的回了家,一大妈见状感到很惊讶。 “老易,你这是怎么了?” “别提了,还不是李爱国那小子?!”易中海总觉得李爱国是故意的,却没办法讲出来。 毕竟扒拉着窗户偷窥,要是让人知道了,他这一大爷的面子就丢尽了。 “你是不是又去找李爱国麻烦了?”一大妈一边拿着毛巾给他擦拭,一边说道:“咱就不能好好过日子吗?” “你这老婆子知道什么,刘海中已经投靠李爱国了。 他把那坛子老酒都拿出来了,在当年我可是求了他好几次,他都不肯。 要是照此下去,我这一大爷迟早要被李爱国抢走。” 易中海猛地拍了拍桌子。 一大妈觉得易中海有些好笑。 人家李爱国能看得上四合院一大爷的位置? 不过她也知道易中海已经走火入魔,劝也没有用。 擦干了,易中海进到屋里就要睡觉。 “今天怎么睡这么着?“ “我明天三点起床去车间干活儿,争取早日把先进工人拿到手,晋升了九级工,再跟李爱国算账。” 闻言,一大妈暗暗松了口气。 易中海这些年总算是有长进了。 李爱国离开刘海中家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 两个孩子已经睡觉,陈雪茹正坐在椅子上帮他缝衣服。 看到这情形,李爱国想起件事儿,转身进到屋里,拿出三条毛巾来。 陈雪茹抬起头,看到糙汉子拿着三条毛巾,正不怀好意的看着她,吓了一跳。 这糙汉子又要玩花样? 花样虽好,让人欲罢不能,可身体吃不消啊。 “爱国哥,今儿不行,我那个来了。” “.你误会了。”李爱国感觉自己好像变成无情的打桩机了。 “我想让你把这三条毛巾缝成围脖。” “啊?!”陈雪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做法。 李爱国简单把情况介绍了一遍。 地铁工地工作艰苦,环境恶劣,要是有了这种围脖的话,白天擦汗、夜晚当枕巾,刮大风能当口罩,到了冬天还蒙脸防冻。 “四用围巾?”陈雪茹也被李爱国的脑洞给惊住了。 不过她仔细一想,这玩意确实可行。 “只用毛巾恐怕不行,不耐操。这么着,我这里有厚纺纱布。” 陈雪茹站起身撅起屁股在箱子里一阵翻找,拿出一块厚布。 这布既结实,又有吸水性。 有个小裁缝当媳妇儿,日子就是美好。 第二天,咱李爱国脖子里就挂上了四用围巾。 清晨铁道兵和地方工人正集合在一起,听张团长的训话。 呼呼呼.一阵狂风卷来,大家伙纷纷捂住鼻子嘴巴。 只有一人非常淡定的把围巾围在了嘴巴上。 隧道里面闷热无比,工人们各个汗珠子顺着额头滚到眼里,酸涩无比。 只有一个人非常淡定的用围巾擦了擦额头。 晚上工人们枕在石头块子上咯得脑瓜子疼。 只有一个人非常优雅的把围巾取下来,做成了枕头,美美的躺在了上面。 大家伙本来对李爱国戴了个围巾感到奇怪,这么热的天,也不怕捂出痱子来。 只是碍于李爱国的身份,别人也不好意思提意见,只是给李爱国起了个外号围巾男。 现在看到围巾男过上了优哉游哉的好生活,那些铁道兵和工人们忍不住了。 张团长亲自找到了帐篷里面,给李爱国递了根向阳花。 “爱国,你这围巾挺好用的。” “嗯,我也觉得挺好用。” “.” 张团长沉默片刻。 搓了搓手,笑着说道:“要是可以的话,我这边也需要几条,你能帮着搞出来吗?你放心,工程拨款,走大账目。” “不就是几条围巾嘛,我送你就是了。”李爱国盘算了家里的厚布,很豪爽的拍了拍胸脯子。 “你要几条来着?” 张团长很欢喜:“那太好了,先来一万条,发给地方上的工人同志。” 李爱国:“.” 他深吸一口气,咳嗽两声,脸色一正:“咱们还是聊一聊走大帐的事儿吧。” 张团长:“.” 最终,张团长以工程指挥部的名义订购一万五千条围巾。 围巾看似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是要想让战士们和工人们用得放心、舒心,还是要选一批老裁缝。 正好,咱李爱国就是有这个门路。 “啥?一万五千条围巾。”陈方轩听到这个消息,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家女婿。 他如何也想不明白,自己这个火车司机女婿,为什么喜欢上了围巾。 “爹,爱国现在帮着搞战备工程,工程上需要围巾。”陈雪茹连忙解释。 为了保密,京城地铁的修筑工作,一直打着“战备工程”的旗号进行。 “原来是队伍上的事儿,这好说,不就是一万五千条吗。我现在马上找老陈,老王他们,我们十几家裁缝铺日夜赶工,三五天就能搞定。”陈方轩现在是区里面有名的积极分子,一口答应了下来。 “原料由工程后勤处提供,每条毛巾的加工费是六分钱”李爱国正想把费用解释一下。 被陈方轩打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