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同志,你这箱子卖不卖?” 李爱国被刘科长这话弄得一头雾水。 “是这么回事儿,咱经常得把货物送到施工一线,我瞅着这箱子要是焊在卡车上,可方便嘞。”刘科长搓着手说道。 “倒是不用焊接,只要有特殊设计的卡车,能够直接用吊机把集装箱吊到卡车上。” “……这么说,连工人装卸的工序都能省了。”刘科长眼睛瞪得老大。 不过他很快又犯嘀咕了:“特制卡车,那得解放厂那边配合吧,这得等多久才能用上啊?” “用不了多久,只要咱这次路试顺利结束,集装箱技术得到上头认可,国内马上就会大规模推广集装箱。” 李爱国对集装箱的推广胸有成竹。 咱国家最大的长处就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能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刘科长一听路试结果会影响这怪箱子的推广,立马急了,一个劲儿催促那些搬运工加快装卸卡车的速度。 原本差不多得花一天才能干完的装卸活,在刘科长的催促下,不到两个钟头就弄完了。 这时候,铁道物料局配送回京城的货物也用卡车运到了货运场。 物料装在集装箱里,又被吊车吊上火车。 等全部事情忙完,天都快黑了。 李爱国几人在货运场的食堂内草草吃了口饭,得到调度员的通知后,便驾驶着火车离开了货运场。 因为货运列车得给客运列车让道,所以一路上开开停停,等回到京城,都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十五天零三个小时二十四分钟,李司机,这次咱打破了国内运输物资的记录!” 火车停在供应局物料厂,陈干事跳下火车,紧紧握住李爱国的手。 也难怪陈干事会如此兴奋,此次使用集装箱运输成功,是大功一件。 “陈干事,如果没啥事,我想先走一步。”李爱国抬手看了看表。 陈干事觉得李爱国太心急了,等会儿物料局领导要来现场检查,这可是露脸的好机会。 “剩下的事交给我们就行。”周齐工知道李爱国媳妇快生了。 “谢了,老周!” 李爱国此时心急如焚,看到有辆火车缓缓启动,准备离开物料厂。 他快步冲过去,冲着司机楼喊了两声。 一个黑乎乎的脑袋从侧窗内探出来。 此人正是前门机务段的货运司机。 “是李司机啊。你咋在这里勒?” “捎我一段。” 李爱国等火车驶离一段距离,快跑几步,冲过去抓住车尾的栏杆。 “李司机,你的身手不错啊。”车尾的运转车长伸手抓住李爱国的胳膊,把他拉了上来。 从物流厂到前门机务段,正好要经过轧钢厂外面的道闸,见列车过来,扳道员提前放下栏杆,周围响起了叮叮叮的警报声。 过往的路人,骑自行车的人纷纷停下脚步。 这时候,火车缓缓行驶过来,他们突然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子从火车上跳了下来。 “嘿,见过扒公交车当便车的,这扒火车的倒是第一次见,这小子胆子挺肥啊。”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那年轻小伙子呲溜一下,钻进人群中不见了身影。 “这次好像是违章了.” 李爱国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飞快的朝着四合院的方向奔去。 等到了门口,刚蹿进院子里,一大爷就从他喊道:“爱国,你回来了啊?” “刚回来,三大爷,我有点急事,咱们回见。” 李爱国说着话,要往后院跑去。 “爱国,你媳妇儿刚才肚子疼,被废品回收站的王大奎,还有你媳妇儿的嫂子送到医院去了。” 李爱国停住脚步:“哪个医院?” “应该是你们铁道上的医院吧,你等等,我让你三大妈准备了点红糖和鸡蛋,你给捎过去。” 李爱国没等三大爷说完,转身跑回家,推上自行车便冲了出去。 “诶,这孩子,红糖,鸡蛋”三大爷从屋内出来,冲着李爱国的背影喊道,但是李爱国眨眼间就跑出了大院。 三大妈凑上来问道:“老头子,现在怎么办,这红糖喝鸡蛋还送吗。” “送,怎么不送,要不是爱国,解成现在估计已经成了张家庄的女婿。” 三大爷也有点心疼红糖、鸡蛋。 红糖有二两之多。 鸡蛋的数量更是高达四个。 他可是足足攒了两个月才攒下来。 但是。 三大爷也是个目光长远之人。 李爱国并不知道三大爷这次要大出血了。 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停下来。 自行车蹬成了风火轮,李爱国赶到了前门铁道医院。 护士小芳正在帮着病人办理住院手续,见李爱国的身影,冲着他喊道:“爱国哥,嫂子在后面妇产科的产室里面。” 李爱国骑着自行车飞奔到妇产科前,从自行车上跳下来,他也顾不得扎好自行车了。 自行车推到地上,李爱国大步跑进妇产科。 此时陈方轩和大哥陈行甲还有大嫂都在产室的门口等着。 见李爱国跑过来,陈行甲连忙迎过来。 “爱国,你回来了。” “情况怎么样?” “雪茹还在里面,医生说了,是足月生产,问题应该不大。” 李爱国听了,稍稍松了口气。 这年月人口出生率高,这些产科医生一天说不定要接生七八个孩子,经验老丰富了。 另外陈雪茹的身体一直很不错,顺产不会有什么问题。 虽然知道问题不大,但是走廊内的气氛还是有点紧张。 连一向喜欢呜呜咋咋的大嫂此时安静了下来,在走廊里紧张的踱着步。 “生了。是个男娃子。” 突然,产室的门推开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