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离开机场后,117名工程师和工人便坐了早就准备好大巴,一看到那些大巴,有张森就笑道: “是金龙大巴。” 古谢夫笑着说道: “是的,也是你们制造的,非常适应俄罗斯的天气,暖气非常出色。” “这款大巴车是为北美和欧洲市场设计的,不仅暖气足,而且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低等级路面,是一款非常适合苏联的大巴,你们应该仿制了吧!” 张森的话,让古谢夫哈哈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不仿制……那怎么可能呢?不过质量上距离原款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其实,这就是苏联的汽车工业的问题所在,许多车型并不具备创新能力,大多数源自西方技术的改进。而且国家对汽车工业的关注更多倾向于军工和重工业,民用市场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如果不是因为苏联急需长途大巴车,恐怕他们都不会仿制这款大吧。 古谢夫直接岔开话题说道: “张经理,你们刚刚抵达莫斯科,先在市区休息一下,两天后,我们再前往工地。” 接着古谢夫又特意说道: “今天晚上,部里将举行招待宴会,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明天,我们可以先去莫斯科大剧院看一场芭蕾舞。” 这都是再典型不过的苏联式的商务安排,对于此,张森已经从其它人那里有过了解,自然点头说道: “行,一切听部长的安排。” 于是乎,一行人就乘车朝着莫斯科市区驶去,一路上,道路两侧的冰雪让无不是让这些来自NBC的工程师们,看得那是一个专注和惊叹。 尤其是对于没见过雪的人来说,更是看呆住了,周必成眼巴巴的看着窗外,不时的擦着玻璃窗,只是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 23岁的他,早在十五年就随父母一起到了NBC,对于雪……完全停留在儿时的记忆之中,这会看窗外的雪,那双眼睛中的向往与渴望是难以掩饰的。 虽然这场春雪很小……但已经足够让这些来自热带的年青人去想象着冰雪王国的场景了。 不过很快,他就看到路上有些地方不太正常,便好奇的问道: “塔尼娅,为什么中间的车道上没有汽车行驶呢?” 其他人大抵上也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这条宽敞的街道上,靠中间的对向双车道上,空荡荡的没有一辆汽车行驶,其它的汽车无论是小汽车还是公共汽车,都是行驶在外侧车道。 随行的翻译塔尼娅,便解释道: “那是紧急车道,只供救护车、消防车在紧急情况下行驶,在莫斯科所有的主干道中间都留有这样紧急行车道。” 听着她的解释,车厢里的人无不是一阵赞叹,纷纷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毕竟,在NBC虽然没有大堵车,但小堵也是时而发生,在紧急情况下,救护车、消防车之类的车辆通行自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他人的称赞,让塔尼娅那张漂亮的脸蛋上显露出些许骄傲。 看着路中央的车道,周必成不禁说道: “其实,我们也应该学习一下……” 这边话音刚落,他们就看到两个黑色的汽车从紧急车道上疾驰而过,看着远去的汽车,周必成好奇道: “刚才那个车是……救护车吗?” 瞬间,塔尼娅就变得有些尴尬了,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好一会才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