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到乾帝的调侃,楚云露出一副不好意思的笑容,他挠挠头,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臣今日参加朝会是有要事相商。” 乾帝轻轻地咳嗽了一下,他的身体虽然一直在调养,但是并没有痊愈,只不过脸色看起来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也能简单的处理一下朝政。 他听到楚云说有事情要上奏,顿时也来了兴趣,微微坐直了身子说道:“哦,朕倒是很好奇,你小子能有什么要说的?” “陛下......”楚云停顿了一下,酝酿了一下感情继续说道。 “陛下在位期间,神武英明,灭北莽,威震天下。 如今又打得沙澜国投降称臣,四方蛮夷皆闻风丧胆。 此番功绩,实乃超宗越祖,亘古未有。 当今天下更是四海升平,国力正盛,百姓安居乐业。 陛下之贤能,堪称千古一帝。 依臣之见,陛下理应上奏天地,进行封禅大典,以告慰列祖列宗,彰显陛下之威德,昭示天下。” 楚云言辞恳切,神情肃穆,这番话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大殿中的众人都为之一振。 乾帝听闻,心中顿时一动,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欣喜。 封禅啊,那可是古代帝王梦寐以求的大典,是对帝王功绩的最高认可,若能举行封禅,他萧景隆也必将名垂青史。 不过嘛,乾帝毕竟是一国之君,深谙帝王之道,懂得收敛情绪。 他内心虽然很想一口就答应下来,可是身为帝王也应该要有帝王的矜持。 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副谦逊的神情,随后缓缓说道:“朕虽有所作为,但离上古圣君仍有差距,还做得不够多,还需要更加努力,封禅之事,容朕再斟酌斟酌。” 话虽如此,可乾帝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以及眼中跃跃欲试的光芒,早已被不少心思敏锐的大臣看在眼里。 就在乾帝话音刚落,立马有一位大臣越众而出,拱手作揖道:“陛下过谦了! 陛下之功绩,日月可鉴,封禅乃是顺应天意民心之举。 我大乾在陛下的治理下,国富民强,封禅大典不仅能彰显陛下之威德,更能振奋民心,让天下百姓感受到陛下的恩泽。 此乃千秋盛事,望陛下恩准!” 这位大臣的话得到了在场不少人的认可,他们纷纷点头,似乎都认同了乾帝已经是圣君一般。 紧接着,又有几位大臣接连站出来,随声附和,言辞之间无不是对乾帝的歌功颂德,极力支持封禅之事。 第(2/3)页